近日券商股表现十分强势,引起了市场的广发关注。在“牛市风向标”呈现回暖之际,是该“见好就收”,还是长期持有?在“大金融”领域,哪些细分领域值得关注?
对此,长城基金权益基金经理储雯玉表示,今年行情比较震荡,近期的反弹一定程度上有流动性和政策面共同催化的影响,实际上是不宜追高的,金融板块更多是作为策略型配置品种出现。投资者需要注意全球通胀预期倒逼国内货币政策收缩的可能性。
储雯玉认为,大金融板块的行情与宏观政策关系比较密切,首要风险点是CPI超预期上涨导致货币政策收缩的可能性;另外一方面是基本面因素,去年以来,北交所设立、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拓展等事件导致市场对于相关金融板块业务放量和转型升级存在预期,由此也催生了一些行情,如果后期相关金融板块的业绩未能兑现,也会存在回调风险。
不过储雯玉也指出,大金融板块从2021年年初的高位以来持续震荡调整,当前大金融板块的估值分位处于近五年的5%以内,已经处于底部区间中,整体调整比较充分。分银行、券商、保险来看,其估值分别位于近五年的2%、7%、30%以内,银行和券商当前的估值调整相对更为充分。
“从基本面和估值水平出发,我们相对更看好银行业。今年经济增长压力相对较大,近期随着疫情好转和复工复产,国家对于抓住时机稳经济促消费的重视空前,力度也在持续加码,宏观政策放松趋势延续,政策工具促进信贷投放加大。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79万亿,同比多增8378亿元,同比增速强劲回升至 10.5%。稳增长大背景下,银行等有可能迎来估值修复行情。”储雯玉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