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迷津二十八期精彩回顾
直播话题:
从周期到消费的四个理由
直播嘉宾:
王帅 银华基金量化部基金经理
胡国鹏 国海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
主 持 人:
王雪琪
消费板块相对抗跌
2022年4月,上证指数一度向下突破2900点,多板块单日跌幅超5%。分行业看,代表周期的有色和化工板块跌幅巨前,代表消费的食品饮料板块跌幅相对较小。
下一阶段,市场逐步进入价值区间:
估值较低:上证指数、创业板指处于近十年20%的估值分位,近期市场经过一系列调整后,整体估值相对便宜。
疫情进入收尾阶段:上海疫情逐渐进入收尾阶段,该轮疫情控制之后,政策重心会继续转移至“稳增长”。
“靴子落地”:五一过后,美联储会议大概率加息50BP并缩表。悲观事件集中释放后,可逐渐布局消费、特别是必选消费板块。(来源:国海证券)
长期看好消费板块
国内外需求均存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内需下行主要集中在三个部门:房地产、消费和服务业;外需压力集中在出口。周期品价格持续两年上涨,超额收益明显,但近期美国将加息、缩表,使其一定程度上失去支撑。
而长期来看,消费板块将重回市场关注。从宏观角度看,CPI逐月上行,必选消费的需求比较稳定,目前处于不错的投资区间。从中观角度看,周期品和消费品指数的超额收益为互补关系,消费品中观景气度体现为“不再进一步恶化,开始逐渐有所起稳”。(来源:国海证券)
当前投资思路为“从周期向消费转型”,主要有以下四点理由:
理由一:消费板块趋于稳定
根据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持仓,大消费板块的市值环比下降了46.3%,但配置比例却上升至21.69%,释放出消费板块企稳的信号。
地产调控政策有所调整。以郑州、福州、哈尔滨、南京等地为代表,今年以来约有60个城市发布了近200条地产调控政策,突破了限购、限售、限贷。从周期看,地产下行周期一般为一年,从去年7月份开始将近一年时间,地产下行逐渐接近尾声。
场景类消费有望恢复。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的场景类消费,在上海出现疫情拐点、社会面清零后有望逐步恢复,目前是一个较好的配置时间点。
消费板块估值处于较低水平。消费板块价格整体属于合理中位、且稍微偏下的水平,医药龙头企业的估值已至过去十年最低估值分位。(来源:国海证券)
理由二:周期VS消费:跷跷板效应
投资需要逆势布局,并形成长远规划。A股市场中,周期品和消费品的超额收益具有互补关系,即存在“跷跷板效应”,未来可以期待消费板块复苏和优质标的配置。其背后逻辑如下:
价格和盈利相对变化。周期品和消费品的价格周期是有分化的,相当于具有两线滞后关系。从PPI到CPI的传导有一定的规律性:比如说PPI上涨,生产成本增加,传导至消费端则体现为消费需求增加、购买价格上涨。PPI和CPI变化具有周期性,当前PPI处于高位往下,CPI处于底部往上。
利润相对变化。在一个经济周期中,周期品和消费品的利润分配有一定关系。当周期品上游品种利润占比高的时候,下游的消费品会受到挤压,占比下降、盈利减少。当前,上游利润在整个工业部门中的占比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中下游消费品的盈利占比较低,正在逐步上涨。(来源:国海证券)
理由三:消费赛道具备长牛体质
在看待大消费赛道的时候不能“刻舟求剑”,需要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做出判断。未来,无论国外市场数据还是国内A股情况均显示,大消费非常具备长牛赛道的体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大消费是永恒的主题。消费代表老百姓日常需求,只要人口保持相对稳定,这些需求是不会减少的。消费板块里面能够“长牛”的、持续创造新高的主要是三个行业:食品饮料、医药和家电。
消费品的盈利相对稳定。消费行业格局相对清晰、龙头企业稳定,有利于维持稳定的ROE,适合时间周期拉长的投资。
消费板块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格局。尽管2016-2020年的大白马行情主要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改革,过去五年的爆发力和持续性可遇不可求,但消费板块总体格局是上行的。(来源:国海证券)
中长期利好消费板块的因素
消费板块投资短期可以关注疫情拐点作为判断节点,长期来看则有以下几点利好因素:
政策因素: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要部署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和保障改善民生。
季节因素:复盘过去十年的季节性增长规律,4月家电、食品饮料、汽车、银行等板块上涨的概率高达58%;5月会进一步强化,食品饮料上涨的概率能达到75%,有色、家电、医药也能达到67%。
稳增长因素:基建和地产依次发力后,往往会带领产业链上的消费品受益;疫情结束后,优质消费龙头企业的市占率会处于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理由四:促消费政策将加码
稳增长是今年市场主线之一,促进消费的政策也将加码,进一步支持消费赛道回升。
稳增长前期主要发力在投资端,基建投资增速已达到10%,工业产出增速也达到了5%。下一阶段,政府的着力点应该是对消费的鼓励和支持,力争补足宏观经济的短板——地产、消费和服务业。
中央或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发行消费券、刺激消费需求、恢复消费场景。从细分赛道看,汽车可以放开限购、家电可支持下乡、地产可逐步实施因城施策等。(来源:国海证券)
大消费板块细分赛道发展前景
医药板块:
医药板块估值基本上处于近十年的最低分位。近期龙头公司财报不及预期,主要有两点原因:产品纳入集采,影响销售业绩;研发支出占比高,前期投入较大。未来,随着产品创新研发管线逐步上市,医药企业收获可期。
因此,总体来看,整个医药产业链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
制度上:无论是政策还是政府支持,无论是创新药审批还是医保支持,都没有大的变化。
资金上:2021年,无论是国内的创新药融资,还是国际上医药大厂的项目融资都是创新高的,国内外资本都十分追捧创新药项目。同时,无论是科创板还是港交所生物医药上市的绿色通道,国内为医药公司创新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式的融资便利,所以资金层面是长期向好的局面。
人才红利上:国内每年都为医药化工行业输送大量优质毕业生,即使是国外也不断回流很多高端的医药管理人才,创新药板块持续受益。
因此,医药板块当前跌幅更多是悲观情绪的冲击,在行业整体景气度长期上行的状态下,投资者最终会回归理性,可以持续关注银华创新药ETF。
家电板块:
稳增长刺激政策下,地产后周期链的家电板块将受益,从家电下乡到更新势能,下半年行情也会有所回暖。建议关注市场份额提升处于黄金期的相关公司。
农业板块:
银华农业50ETF跟踪农业板块。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去年6月开始,农业板块整体经历了从产能逐步出清左侧,走向猪价逐步上涨右侧的过程,新周期已经开始。近期农产品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价格脉冲”,主要受新冠疫情导致运输不畅通的影响,并不是供需基本面的驱动。展望二、三季度,猪价有望上涨,大部分公司有望迎来部分业绩的释放。所以,农业也值得关注。
食品饮料板块:
一旦疫情出现拐点,食品饮料有望迎来不错的表现。具体细分到子领域,一方面是消费升级趋势比较确定的白酒,另外就是疫情修复后有充分拐点的公司。因此,可以跟踪食品ETF,关注必选消费的龙头企业、以及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优质企业。
尊敬的投资者∶
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当您购买基金产品时,既可能按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产品法律文件和本风险揭示书,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本基金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做出如下风险揭示∶
一、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基金中基金、商品基金等不同类型,您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您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开放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一定比例时.您将可能无法及时哮回电请的全部基金份额,或您赎回的款项可能延缓支付。
三、您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畜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者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四、特殊类型产品风险揭示∶请投资者关注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以及ETF投资的特有风险。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品低任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结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银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醒您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基金销售机构及相关机构不对基金投资收益做出任何承诺或保证。
六、以上基金由很华基金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及约定申请募集,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许可注册。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基金招募说明书和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已通过中国证监会基金电子披露网站【http∶//eid.csrc.gov.cn/fund/】和基金管理人网站【www.yhfund.com.cn】进行了公开披露。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
